本文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近两年来,广西昭平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采取加快林木林地合理流转、以奖代补建沼气和林业信息技术服务林农的三大林业举措,大力发展林业,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近两年来,广西昭平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采取加快林木林地合理流转、以奖代补建沼气和林业信息技术服务林农的三大林业举措,大力发展林业,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昭平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有林面积393.0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003.9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0.7%,人均有林面积、有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广西前列。加快林木林地合理流转昭平县积极鼓励农民采取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划拨等多种形式,加快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吸引企业、大户、外商和其他经济组织积极参与林业建设。
在林地林木流转上,针对集体林区部分山林因农民外出务工长期处于失管状态,出现有林没人管、有人没林管的现象,该县大力推行有偿转让、抵押贷款等措施,同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流转低产林再进行综合开发,引导林农和投资商改种综合效益较高的树种,并建立特色经济林丰产、高效、集约化栽培科技示范区。目前,全县已流转林地70多万亩,置换林地31.02万亩,种植尾叶桉、西楠桦18.09万亩,建立无公害绿色茶园超过8万亩,并形成木格“八角乡”、文竹“毛竹镇”及昭平镇龙坪皇帝柑、江口沙糖桔等具有代表性的品牌。
以奖代补建沼气昭平县大力推进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的农村生态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该县在实施沼气项目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利用国债项目建设沼气池的有关规定,在投入机制上创新建立“以奖代补”的扶持方式,对建池农户采取物资奖励,充分调动群众建沼气池的积极性。目前全县新建沼气池3.3万座,沼气池使用入户率达49.1%,高出全区平均水平。
如该县马江镇花罗村已建成250多座沼气池,并走出一条“猪—气—果—茶”生态产业之路,养猪、建沼气池、种果、种茶已蔚然成风,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500多元。林业信息技术服务林农昭平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有针对性地发布包括科技、市场、森林病虫害、森林防火等方面的林业信息,经常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林区,为林农提供及时周到的科技服务。同时利用示范园的人才资源和辐射力,研究和推广林下种养、林产品加工等实用新技术,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入渠道。
先后创建了东潭林科所杉木、西楠华良种园、金农牧业有限公司石山羊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基地(昭平县返乡人才创业示范园)、县茶叶人才创业示范园等,建成走马合水、五将河井、昭平镇岭峥、地坪等一批示范点和生态村。目前全县共有36个农、林、牧示范园(基地),其中茶叶和种植加工示范乡镇6个,林下养牛、养羊专业户6个,林下养蜂基地点10个。
本文来源:开云官方-www.xunyunet.com